2018年9月 非洲有句諺語:「集合整村的力量才能養大一個孩子。」漫漫紅土的小徑,塵土飛揚的貧瘠之處,不難聽見孩子的咯咯笑語,縈繞著私人教育機構或政府立學,甚至是收容所,孩子們在這兒至少還能有中飯做一天中唯一的一餐。面對飢餓和貧窮,社區村民們互相看照,有時也給予情感上的支持。然而…
2019年2月 開學、休業、開學、結業⋯⋯如鐘聲般一成不變。 但對於偏鄉地區的女孩,需要擔心歪斜木頭的教室漸漸倒塌, 她不喜歡學校那男女共用的茅坑,她擔心在生理期沒有衛生用品而被他人嘲笑⋯⋯休學了幾年籌到錢付學費卻在班上加入中低年級的識字基礎班。 開學、輟學、復學、輟學⋯⋯。無法走出…
2019年8月 走進烏干達最大的貧民窟,目光還停留在僅咫尺以外的城市大廈,意識先被水溝的臭氣拉了回來。乾涸的污水道和著零星的垃圾,爬滿高低起伏的黃土。孩子光著身子,拎著麻袋沿路撿塑膠瓶,集中在不遠的垃圾場還能賺個500先令(約五元台幣)。貧民窟,這樣惡劣的環境,為什麼有人居住? 貧…

2018年8月 美國勵志書籍作家瑪麗安曾說:「我們最深的恐懼不是怕自己能力不足,而是有超越量度的能力。」(“Our deepest fear is not that we are inadequate. Our deepest fear is that we are powerf…

2018年8月 七八月的烏干達正值乾季,氣溫變化雖然大,卻不如臺灣那樣潮濕,早晨約20度,常常在金黃色的陽光下、在感恩中醒來。 出外的遊子能夠享受到這樣的天氣、綠意盎然的環境,在這雖是離鄉背井,並不缺少。卻偶爾想著自己錯過了家裡的什麼,星期日晚上的聚餐、平日晚上的電視、親朋好友的婚…